中文版 英文版
line
产品技术
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22 尾矿坝
来源: adminTime2022-06-02 01:08:22
GB50117-2014 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22 尾矿坝
22.1 一般规定
22.1.1 本章适用于金属矿山等现有尾矿坝的抗震鉴定。
22.1.2 现有尾矿坝抗震设计标准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要求或坝体参数改变时,应进行抗震鉴定。经鉴定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等处理措施。
22.1.3 距尾矿坝50m内存在活动断裂时,尾矿坝的抗震等级应按同类等级提高一级进行鉴定。
22.1.4 现有尾矿坝应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抗震鉴定。当上游式尾矿坝坝体的堆筑高度达到设计坝高的1/2~2/3时,尚应进行一次抗震鉴定。
22.1.5 尾矿坝的抗震鉴定,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1 尾矿坝坝址,是否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或危险地段。
2 坝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 是否采取了降低浸润线和加强坝体抗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4 实际堆积坡比、库容、坝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干滩长度、最小干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排水、排渗设施是否齐全,排洪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7 坝面是否存在严重滑坡、裂缝、沼泽化、流土管涌、冲沟等现象。
22.1.6 尾矿坝的抗震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规定确定。
 
条文说明
22.1 一般规定
 
22.1.1 本章主要适用于冶金行业的尾矿坝的抗震鉴定,其他行业的如粉煤灰坝等可参照执行。
22.1.2 按现行行业标准《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尾矿坝的抗震设计标准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因此须进行抗震鉴定。
22.1.3 距尾矿坝50m内若存在活动断裂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震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采用,但最高为一级。
22.1.4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提出了本条的要求。尾矿坝的使用年限就是尾矿坝的建设施工期,尾矿坝是随采矿、选矿的进行而逐年增高的。通常,一座大中型尾矿坝的使用期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随着尾矿坝的增高,坝体的固有动力特性也将随之发生改变。这意味着,对某一特定的地震地质环境,即场地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动,最终坝高不一定是坝的最危险的阶段。所以,在尾矿坝运行时,还需要对不同坝高工况进行抗震鉴定。
震害调查和理论研究都已表明,上游式筑坝工艺尾矿坝的抗震性能最差,下游式尾矿坝抗震性能较好。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尾矿坝地震破坏事例皆属上游式坝型,其破坏原因多是尾矿液化所致。国外已有部分上游式尾矿坝在低烈度区发生地震破坏的事件。1976年唐山地震时,位于震中约80km的天津汉沽碱厂尾矿坝的溃坝;2008年汶川地震时,位于震中约300km的汉中略阳县尾矿坝溃决,均是低烈度区上游式尾矿坝发生垮坝破坏的典型事例。这两座尾矿坝都是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
 
22.2 抗震措施鉴定
22.2.1 上游式筑坝工艺的尾矿坝外坡坡度,不宜大于14°。
22.2.2 尾矿坝的干滩长度,不应小于坝体高度,且不宜小于40m。
22.2.3 一级、二级、三级尾矿坝下游坡面浸润线埋深,不宜小于6m;四级、五级尾矿坝不宜小于4m。
22.2.4 一级、二级、三级的尾矿坝,应设置坝体变形和浸润线等监测装置。
22.2.5 提高尾矿坝地震稳定性,可选用下列抗震构造措施:
1 控制尾矿坝的上升速度。
2 放缓下游坝坡的坡度。
3 在坝基和坝体内部设置排渗设施。
4 在下游坝坡设置排渗井等设施。
5 在坝的下游坡面增设反压体。
6 采用加密法加固下游坝坡和沉积滩。
 
条文说明
22.2 抗震措施鉴定
 
22.2.3、22.2.4 浸润线是尾矿坝的生命线。纵观尾矿坝的破坏事例,无论是静力条件下失稳,还是地震时的液化流滑破坏都与坝体浸润线过高有关。所以,不仅要严格控制浸润线埋深,还要密切关注其浸润线变化,发现异常时须及时采取措施。
 
22.3 抗震验算
22.3.1 6度时,四、五级尾矿坝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满足相应的抗震措施要求。
22.3.2 9度时,除应进行抗震验算外,尚应采取专门研究的抗震措施。
22.3.3 8度和9度时,一级、二级、三级尾矿坝的抗震验算应同时计入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动参数应取水平地震动参数的2/3。
22.3.4 尾矿坝的抗震验算,应包括地震液化分析和地震稳定分析;一级、二级、三级的尾矿坝,尚应进行地震永久变形分析。经鉴定可能产生地震液化的尾矿坝,尚应验算地震时坝体的抗滑移稳定性。
22.3.5 尾矿坝的抗震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22.3 抗震验算
 
22.3.1~22.3.5 现有尾矿坝的抗震验算的规定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给出的。根据尾矿坝动态运行的特点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并与设计规范的规定保持一致性,抗震验算时的地震动参数不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进行调整。


详细技术及业务咨询,请联系我公司。
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contact us.

北京中质华兴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Beijing ZZHX Engineering Reseach Institute co.ltd.
中质华兴(北京)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ZZHX(Beijing) Civil Enginnering Inspection co.ltd.

地址/Adress:北京市房山区书院南街10号院

官网/Websitewww.ZZHX-Inspection.cn
邮编/Postcode102446
座机/Telephone010-57228759
手机/Sellphone133-6674-5041 13466304937
Email
ZZHX2018@qq.com

房屋检测 房屋安全鉴定 房屋鉴定 房屋抗震鉴定 混凝土强度检测 钢筋检测 房屋变形检测 房屋变形鉴定 房屋倾斜鉴定 房屋承载力鉴定 砖强度检测 砂浆强度检测 砌体检测 砖房检测 危房鉴定 建筑改造鉴定 建筑司法鉴定 房屋司法鉴定 静载试验 拉拔试验 加固施工验收检测 补开工证检测 钢结构检测 焊缝检测 超声检测 高强螺栓检测 倾斜检测 损伤检测 厂房检测 厂房鉴定 工业构筑物检测 工业构筑物鉴定 烟囱检测 锅炉房鉴定 支架鉴定 电影院改造鉴定 商业办公楼鉴定 工业厂房鉴定 综合安全性鉴定 建筑可靠性鉴定 建筑耐久性鉴定 建筑火灾鉴定 屋面楼面设备承载力鉴定 墙体楼板开洞检测鉴定 中质华兴研究院 建筑工程改造设计咨询 建筑桥梁监测技术及设备系统研发 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研发 工业建(构)筑物改造鉴定加固 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工程技术 互联网信息技术 3D三维建模扫描及打印技术 结构光3D扫描 小视距激光3D扫描 FDM 3D打印 二维照片转化建模 3D扫描建模 三维超声建模 核磁共振建模 模型修复 新能源 氢能 太阳能 风能 新材料 透光混凝土 UHPC高性能混凝土 防辐射混凝土等 新技术 新设备 新工艺 新系统
line

联系电话: 010-57228759 传真: 邮箱: ZZHX2018@qq.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606151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1815号

返回顶部